教育公平提倡包容教育

  包容性教育,又称为“全纳教育”.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领域开始提倡“全纳教育”的概念,旨在确保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能融入其他儿童群体,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全纳教育”从特殊教育领域延伸至来自不同社会、不同家庭、不同文化、不同需求的儿童如何在一个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教育体系中成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各国在教育中...

家校共育,枫叶学校标准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动力产生了变化之后,就相当于解放了学生,解放了他的大脑,双手。不断地去给学生创造展示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空间,释放学生的本真,让学生能够真正去找回自己潜藏在体内的特长,个性都被充分地挖掘释放出来,对于这样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其实是很能够出成果的。...

国外教育孩子方法

1让孩子亲自去尝试,培养孩子独立性。2让孩子了解多元文化。培养出开放的心态。3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4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精神。5积极主动学习,让孩子享受学习过程。6关注孩子兴趣爱好。7注重孩子团队合作精神。8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注重与孩子的交流。9培养孩子自我约束能力...

国际教育定义

指超越国家之上的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或可以称为世界教育,出国留学是国际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出国的话一般要考SAT,TOEFL,IELTS之类的考试。...

国际高中转型发展

从政策上看,仅持有培训类办学许可的国际高中依法取得民办普通高中办学许可证成为其未来持续办学的前提或转型要求。《通知》指出:对有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涉外课程机构要基于各地普通高中设置标准进行整改,转型为民办普通高中;有意愿开设境外课程的要在转型为民办普通高中后依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等有关规定或申请开展中外合作...

关注师资短缺 建立教师专业标准

  在许多欧洲国家,在聘教师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高龄组(40岁以上)。一些国家,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毕业生比例显著下降。在职教师老龄化,又没有足够的新教师上岗,这就会导致国家面临师资短缺问题。针对师资数量短缺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专业自主性吸引和培养最优秀的教师;通过各项优惠政策招收最优秀的学生接受教师...

一带一路十年道路 促进丝路少年交流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教育部深入实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同共建国家教育领域互联互通,促进民心相连,推动中国教育更加开放自信姿态走向世界。  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本地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为广大青少年学子提供了解和互鉴的交流平台,促进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主...

推动国际中文教育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未来2至3年支持国际中文教育的6项举措:一是健全和完善国际中文教育本硕博学科体系,重点录取中外优秀青年教师;二是支持中国高校创办国际中文教师学院;三是增强外派中文教师岗位吸引力,支持选拔聘用本土教师;四是实施精品教材工程;五是完善国际中文教育系列标准;六是支持和鼓励中国和世界各国社会各界,通过创...

提升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素养

推进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基础教育的对外开放,不仅对学生适应未来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也对教师全面提升专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而对于中小学来说,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培养熟练讲授国际课程教师的方案。...

软实力是冲击牛剑大学不可少因素

牛津要求学生A-level的成绩最低是3个A;AP至少有3门以上;IB成绩40分以上,雅思7.5分。但实际情况是,真正录取牛津的学生中,超过86%的学生至少有两个A*,甚至有68%的学生为3个A*以上。软实力,一方面体现在人文素养的积淀,比如演讲与交流、英语阅读与写作等能力;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