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管淳
-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副校长
-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国际部主任
- 北京大学理论物理博士
- 物理高级教师

后疫情时代,加剧了人们对出国留学思维的转变
后疫情时代,国际化教育迎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在管校长看来,不论是疫情导致学校的停课不停学,还是学生毕业之后无法及时到境外就学,学生的学习体验都因疫情受到较大的损伤。
基于人员流动的学术、学生交流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而国际化交流是国际教育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在全球化浪潮中,国际关系发生着深刻的调整与变化、国际经济也出现巨大波动、疫情使人们的思维发生了重大转变。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加剧了人们对出国留学思维的转变,不确定性和风险让愈来愈多的人在观望。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特点来确定择校方向
一直以来,许多家长都在为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化学校而困扰。管校长认为,家长在择校时应与孩子做好沟通,需认识到这本质上是孩子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英文基础、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这些要素从根本上决定了孩子是否适合出国学习,是否适合某一所学校的学习。
家长应了解学校的育人理念。一所学校的理念、文化和管理模式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选择一所学校本质上是选择一个适合孩子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学习环境,学生和家长可以利用一些学校的访校日,实际去感受一下学校的学习氛围、文化气息、师生关系等。
家长应详细了解学校的课程。不同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同,对于学生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相应地学生在不同的课程体系下能够展现出的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家长和学生需慎重地考虑留学的目的和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式特点来确定择校方向。
学校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想培养学生的中国根基,学校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中美高中课程项目明确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中国灵魂、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学生。学校的育人需紧紧围绕着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学校建立全员育人体系,贯彻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实施“分布式领导”育人体系。学科老师不仅负责学科的教学,还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和人际交往, 每一位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者,学校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教育网络。
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成长,以丰富的课程设计和活动设计,点亮和点燃学生对于“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解热情、探索激情和认同感情。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习项目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让学生自启发式地成长,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守护课堂育人的主阵地,让专业课程教师树立“培育中国灵魂意识”,自觉承担塑造中国根基教育使命,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育人工作中。实际上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一定的育人资源,只要树立 “育人意识”,努力挖掘这些课程的育人资源,在专业课程中自觉渗透中国根基教育,既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同时又能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引导学生的思想成长,从而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国际视野是立足现实、放眼世界的全球眼光
管校长说,国际视野的培养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国外的视角、国外的规则、国外的传统并非是国际视野,国际视野是立足现实、放眼世界的全球眼光,是关注自身、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是摒弃分歧、谋求共赢的大局意识。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国际形势”与国内事务和个人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自己身处的世界就是一个国际的社会,作为留学生以后出国学习、旅游和工作将介入到大大小小的国际事务中,自己的人生将会与这个世界发生更密切的联系,从而提升学习“当代国际社会”的兴趣,拓宽视野。
把更多的国际事务、国际元素、国际文化带到学校里来。国际视野不是片面地走出去,也是带进来,近距离地观察和参与,从而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第一手”的国际化体验。
鼓励和创造更多学以致用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从课堂里、学校里走出去,丰富自己的内心,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中感悟和提升。

学校简介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经开区分校),2013年开始谋划筹建,2016年招生,是一所初中、高中、国际部一体的完全中学。学校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政府教育城乡一体化工程之一,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综合教育改革实验学校”。
学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名学生。
学校秉承十一学校尊重学生选择、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启发学生立志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杰出人才。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亮点与特色
1、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贯彻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实施“分布式领导”育人体系。将育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每一个学科、每一个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每一个环节都围绕育人目标实施,立足核心素养,落实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育人职责,立足教学班、课堂,通过积极的师生关系,唤醒、激励、规划、指导、陪伴、守望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实施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
2、搭建起“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学校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构建了一套分类、分层、个性化和多元选择的课程体系。国际部在满足国家必修课程开足开齐的情况下,开设了AP预备课程和AP课程,由中外教合作开展教学。每门AP预备课程与AP课程学习周期为一学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水平及专业方向进行自主选课,中美合作高中课程项目目前开设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心理、计算机、经济等八大学科共计14门AP课程。国际部还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职业考察课程、外国国家文化日课程、特色升学指导课程以及国际竞赛等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元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培育一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师队伍
学校倾力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研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在职专任教师195人,其中特级教师、省级骨干30人,博士26人、硕士157人。亦中的青年教师均是毕业于985、211高校的博士、硕士,其中大多是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名校的青年才俊。
4、体现学生中心地位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转变学校管理观念,实行扁平化、制衡型管理机制,党委会、校务会、教代会、家委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会等组织共同组成学校权力机构,分别决策相应事项,使学校成为教职工施展才华的舞台、专业成长的平台。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国际化学校的相关信息,可以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小助手在帮您答疑解惑的同时,还可以帮您免费预约探校。您还可以加入国际家长交流区,与大家共同分享孩子成长路上的经验困扰,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