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学校 > 正文

公立国际部缩招、降分、停办、转制:“落魄贵族”身陷多事之秋

“双减”一周年,首个升学季,以北京为代表原本“低调神秘”的公立国际部江湖“波澜四起”。涨分、缩招、降分、补录、停办、转制……在教育新政与全球疫情共同作用下,公立国际部同样面临生存挑战。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公立国际部仅仅经历约20年的发展历史,它究竟是“升学大佬”、“名校收割机”还是“落魄的贵族”?公立国际部的下一个十年何去何从?注定玄幻莫测……

01 “多事之秋”到来

说到公立国际部的“巅峰”与“鼎盛”,首屈一指的城市便是北京。北京一共有20多所公立国际部。每年“牛剑藤”放榜,“霸占”榜单的一直是公立国际部。然而,今年中考升学季,在北京的国际教育家长圈里,公立国际部却身陷“多事之秋”——接连“暴雷”。先是教育部门发布信息显示两所公立国际部停止招生,一所是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一所是十二中国际部。随后,二十五中国际项目宣布停办。7月29日,媒体报道称,北京多所公立高中尚有名额,可补录,其中一所便是成立不久的汇文中学国际部。

很多刚经历过中考后“跑校”加试国际部的家长发现,除了“顶流”几所牛校录取分数提高了,另外一些公立国际部陆续降低加试难度,降低录取分数线,甚至录取普高落榜生。孩子“上岸”之后,家长们的焦虑却在蔓延:“国际部,不香了?”“国际部也招生困难?”仅在北京这样,还是全国一线城市大致如此?

根据顶思《2021国际化特色学校图谱&年度分析》,公立国际部定义为公立高中开设的国际课程部门,包括公⽴学校国际部、国际班和国际课程中⼼等,招收中国籍学⽣。少数由学校⾃⼰运营,⼤部分与第三⽅机构合作开办,一般称其为“XX中学国际部”。

作为国际化特色学校中的“国家队”,公立国际部在国际学校发展史上,曾是中坚力量。在21世纪最初的10年间,公立国际部蓬勃发展,在国际化特色学校中占比一度近半。到2021年,公立国际部仍占比30.9%。

早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立国际部便逐渐萌芽,1995年,国家教委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内较早成立的国际部,如成都七中国际部,成立于1999年。随着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公立国际部发展进入“黄金十年”,半数公立国际部均在这十年间开办。

10年后的2013年,教育部出台《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草案,对公立学校国际班进行规范,同时,多个城市也明确,在未来不再审批新的公立学校国际部,也不再扩大招生规模。

据此,公立国际部的发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萌芽期:1995-2002年

在这一阶段,北京、上海、深圳等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的城市已经涌现出第一批公立国际部,他们多依托公办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和海外学校进行合作办学,引入海外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考评体系,培养国际化人才。

“黄金十年”:2003-2012年

公立国际部的“黄金十年”,国际课程项目在国内遍地开花,很多公办高中的国际部开办了多个国际课程项目,美国方向的AP课程,英国方向的A Level课程,加拿大的OSSD课程……

转型调整期:2013-至今

受《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影响,以及各地公立国际部在运营中的各类问题不断显现,在2013年以后,公立国际部发展显著放缓。在新入场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各地也对存量的公立国际部从收费、招生等多方面开展整顿治理,促进其规范发展。

02 一线城市“半壁江山”

和民办国际化特色学校的整体布局类似,公立国际部也多集中于东部各省份。江苏、广东、浙江等拥有最多数量的公立国际部。城市方面,北京、广州、成都、重庆等10座城市拥有超10所公立国际部。

*注:文中及图中所统计的公立国际部泛指各类开设国际课程的公立高中,包含但不限于已取得中外合作办学批文的学校。

从不同城市发展来看,一线城市中,北京最突出,不仅数量多,实力也极其强悍。北师大实验国际部、十一学校国际部、人大附中ICC、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组成的“第一梯队”更是以惊艳的录取成绩见诸于各大榜单,一梯队国际部2021年共计招生800多人,占北京全部公立国际部约36%,而其中招生数量最高的为人大附ICC,招生约300人。

2022年,就在大家感慨北京中考“卷到天际”时,二十五中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终止,其原因据称和国际部的招生运营相关。在二十五中国际部停办消息传出前。北京南部丰台区唯一的公立国际部十二中国际部也在6月宣布停止招生。但和二十五中不同,十二中国际部不是停办,而是升级转型变成一所全新的国际化学校。

在此之前,2019年北京颁布了《北京市国际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计划”中便提到要建设一批开设国际课程的公立国际部,北大附、人大附、清华附等都纷纷参与建设。

无论从目前的办学成果,还是未来发展规划来看,北京的国际部都将是全国公立国际部的先锋和标杆。

而除北京之外,广州、上海、深圳也均有代表性的“第一梯队”公立国际部。其中,广州公立国际部在数量上和北京相近。华附、广外、省实、广雅、执信等学校也均堪称公立国际部“第一梯队”不仅办学历史久,录取成绩也极为亮眼。

上海和深圳在数量上少于北京和广州,但同样不乏名校。以上中、华二等为代表的“四校八大”堪称沪上国际教育圈“顶流”,代表性的公立国际部也悉数在列。而深圳,深中、深高、深外的国际部也为深圳“第一梯队”,三校不仅在深圳,在全国的国际化特色学校序列中也均名列前茅。

在其他“新一线”城市中,西南地区的成都和重庆国际部数量较多,均达到15所,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以及华中地区的武汉、郑州,6座城市的公立国际部达到10所及以上。同样,这也和国际化特色学校的整体分布相一致。在6个新一线城市的国际部中,南外的榜单排名高居各校之首,历年也均有不俗的升学成绩,其次如成都树德、重庆南开、苏中、郑外也均作为各市公立国际部代表成为各类榜单中Top100的常客。

二线城市中,无锡的公立国际部数量最多,达到9所,哈尔滨和石家庄次之,均拥有8所。在榜单排名和升学方面,天一中学和哈尔滨三中也均有较好的表现。

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公立国际部在国际化特色学校中的占比较高,如郑州和武汉、石家庄等中部城市,公立国际部的占比近半,远高于全国30.9%的占比。由此可见,公立国际部对于当地发展国际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结语

顶流公立国际部分数暴涨,“垫底”国际部降分招生,运营不佳的国际部关停,主动变革的国际部转制。2022年的北京公立国际部,既反映了行业生存现状,也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武汉六中国际部升级为武汉康礼高级中学,郑州部分公立学校国际项目缩招……政策之下,各地纷纷因城施策,积极行动。如果说关停转制是在优化存量,那么,为了服务于城市未来的规划和教育对外开放,利用优质公立教育资源建设新的国际部,则是科学规划增量,更好促进地区国际教育发展。这或许才是公立国际部发展的理想选项。

今日互动

公立国际部的未来发展,是困境还是机遇,欢迎评论区来聊~

作者 | Andy

相关文章:

  • 国际学校学费一般是多少 有哪些入学要求2023-06-13 00:00:33
  •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国际幼儿园?2023-06-13 00:00:33
  •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国际学校入学政策2023-06-13 00:00:33
  • 衡水“宇宙第一中学”被停止招生一年,学校老师称无大影响,中介一个名额卖3万2023-06-13 00:00:33
  • 2020年国际高中入学条件及要求说明2023-06-13 00:00:33
  • 三河市光大学校艺术高中开始招生啦!2023-06-13 00:00:33
  • 7月15日12时 西安将公布2022年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控制线2023-06-13 00:00:33
  • 万科梅沙、深国预等热门深圳国际高中2022-2023招生政策一览2023-06-13 00:00:33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